🤔 一年發表 10 篇meta-analysis,怎麼做到的?
⠀⠀
過去的年代,我們總認為,快的就不見得好,慢工出細活。但實際進到臨床醫療,才發現,這世界上,總是有人做事又快又好的。
⠀⠀
同樣是開一台食道癌,有人可以在步驟上重複、在決策上反覆,花掉 12 個小時,麻醉辛苦、患者辛苦、團隊也辛苦,更糟的是,之後還常有併發症。
⠀⠀
但也有人,5 個小時就開一台,一天能開 2 台,晚上回家陪小孩,患者術後恢復良好。下刀時,隔壁那個一台 12 小時的,還在止不知道那邊噴出來的血。
⠀⠀
#秘訣是什麼
⠀⠀
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也知道每個步驟該怎麼節省時間、提高品質。
⠀⠀
在 meta-analysis 的寫作上,要做到一年 10 篇這樣的速度,一定是很清楚每一段在說什麼,如何節省字數不廢話,又能抓住核心重點。
⠀⠀
而且這個架構,除了要能快速套用、易於改寫調整外,更必須不落俗套、襯托不同研究的特性,這就很不容易。
⠀⠀
⠀⠀
▒ 選對老師,帶你入門 ▒
⠀⠀
2016 年,單一年份,曾秉濤醫師就發表了 10 篇 meta-analysis!而且這些 meta-analysis 的主題各異,也都是對臨床工作很有幫助的議題。
⠀⠀
當他在寫作的時候,所看到的論文架構,是怎麼樣的?其中的每一段,又該注意些什麼?掌握了什麼訣竅,才能達到又量產、又客製化的境界?
⠀⠀
歡迎您加入工作坊,一同從 0 到 1 。
⠀⠀
⠀⠀
▎年輕研究者的起步首選
⠀⠀
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,meta-analysis 是起步的好領域。
⠀⠀
☑ 不需跑 IRB
☑ 不需花錢請助理蒐集檢體
☑ 不需要砸錢一次一次的進入加值中心
☑ 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醫療相關人員
☑ 只要能組成研究團隊,還可擁有飛快的發表速度。
⠀⠀
🎊【年度回顧】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,2020 年共 689 篇論文發表!
🎊 2021 年 4 月新思惟校友總計 96 篇發表,其中 11 位是首篇論文發表!
⠀⠀
⠀⠀
🔹 現在投資自己,將來 PubMed 有你!
🔹 全新梯次|8/22(日)統合分析工作坊
🔹 立刻報名|https://meta-analysis.innovarad.tw/event/